close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7日發布報告表示,歐洲企業很難成為歐洲經濟復甦的推動力,盡管諸多公司擁有大量現金儲備,但歐洲經濟復甦仍將有賴於該地區結構性改革的進程及美國和亞洲經濟增長前景的改善。標普估算,今年初,歐洲1千家大型非金融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超過1萬億歐元,但目前企業資本支出很低,這種反差導致歐洲經濟復甦“缺少實體經濟環節”。

標普表示,若上萬億歐元的企業資金得以有效利用,勢必支援歐洲經濟早日復甦。但是,此輪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中,該地區企業采取的基本規則是謹慎求穩,大都選擇留存現金而不是投資高造價項目。標普稱:“指責企業不投資是不公平的”,資產負債狀況的增強,支撐了歐洲企業的信用評級,對穩定歐洲局面起到了積極影響。

標普分析了歐洲企業支出下降的三大原因:首先,財政緊縮政策導致歐元區高負債國今年繼續面臨經濟衰退、失業率高企及消費低迷的局面,沒有理由指望那些在該地區擁有大量風險敞口的企業減少囤積現金。其次,現金充裕的企業也不可能在近期加大開支,尤其公共事業、運輸及電信等現金儲備最多的行業,通常都有長期的資本支出計劃。另外,歐洲的能源和原材料企業大多是跨國經營,近年大部分投資都落在了歐洲以外經濟發展前景較好的區域。標普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中,歐洲資本支出中有42%投向了歐洲以外地區,較5年前高出28%。標普稱,歐洲經濟復甦仍取決於自身結構性失調的化解力度,以及美國和亞洲經濟能否保持近來向好的勢頭。

原文網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死小強 的頭像
    不死小強

    小強搜搜搜

    不死小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