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消費者與投資者似乎來自不同星球,至少從黃金(1393.70,11.00,0.80%)角度看是這樣的。

黃金近日的暴跌顯示出實物黃金消費者與紙黃金投資者之間的巨大差異。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一些亞洲城市,人們開始搶購黃金,他們甚至擔心商店裡的黃金會斷貨。而在電子交易系統,投資者在賣出巨量的黃金。

Insignia Consultants首席分析師Chintan Karnani表示,印度近日黃金需求「巨大」,消費者在買進實物黃金,因為印度Ram Nawmi節日將於本週五降臨。

他表示,「我看到週五至週日的黃金珠寶需求已經升到月球上了。」

亞洲人對黃金的真愛並不是秘密,印度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珠寶消費國。儘管他們對黃金的消費者需求巨大,但仍無法阻止投資者近日在電子交易系統大量拋售黃金。

分析師表示,即便如此,消費者對黃金的剛性需求可能會推動金價上漲。

匯豐銀行金屬分析師James Steel認為黃金週一那樣的暴跌行情只有在金融大鱷出手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他表示,「賣盤是快速、巨量的,真正買家的倉位很小、反應很慢。但從長期看,小倉位、行動遲緩的買盤將會重新建立上升趨勢。」

一些人甚至認為強勁的需求將能夠抵抗投資者的賣盤衝擊。

美銀美林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黃金的下跌空間將很有限,也多每盎司還會下跌150美元。實際上,我們相信因為需求太強,金價將在2016年重返每盎司1500美元上方,即使投資者保持淨賣空。」

分析師表示,「從市場敏感度角度看,投資者只需要購買600噸黃金便能使金價在2016年保持在每盎司2000美元之上,而2012年非商業購買量為1798噸。」

原文網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死小強 的頭像
    不死小強

    小強搜搜搜

    不死小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